5 min
(1403 words)
Read
主要经济体的外部缺口扩大,这凸显了其开展国内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全球经常账户差额,即跨境贸易、收入流动和经常性转移产生的顺差和逆差,在近年来收窄之后又再次扩大。2023年,全球经常账户差额与世界GDP的百分比降至3%,为疫情后的最低点,但去年又扩大至3.6%。对由疫情和俄乌战争引起的波动进行调整后,结果显示,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常账户差额的收窄趋势出现了明显逆转。这可能预示着重大的结构性转变。
如本页表格所示,几个主要经济体的顺差或逆差均有所扩大,导致经常账户差额的分化日益加剧。
过大的逆差和顺差可能会引发风险。大规模、长时间的不平衡通常预示着存在脆弱性。这通常反映出扭曲的情况(如一国的储蓄和投资的不匹配),它们会导致经济更容易受到冲击影响。
IMF的对外部门评估显示,2024年,多个主要经济体的经常账户差额都与基本面不符,这凸显了调整的必要性。历史表明,全球失衡可能会以突然且痛苦的方式终结。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通过协调一致的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逐步进行调整。
逆差国应抑制过度支出并提高竞争力,以缩小外部缺口;而顺差国则应刺激国内需求和投资,以更好地吸收其产出。这些措施将逐步缩小经济失衡,并促进全球经济实现更加平衡、更具韧性的增长。
本文借鉴了IMF的2025年《对外部门报告》。
文章和其他材料中所表达的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IMF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