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停滞不前、限制措施增加,标志着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商品、服务、资本、人员和思想的跨国自由流动,推动着经济一体化的前进。但是,全球化(即以上这些要素日益自由的跨国流动趋势)在过去几十年来经历了起起伏伏,且在近期似乎以达到了阶段性的顶峰。 

人们使用“贸易开放度指数”——即所有经济体进出口总额与全球GDP之比——来衡量全球化。回顾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数据,全球化的几个主要阶段清晰可见。

如图所示,自2008年以来,全球范围的该指数已趋于平稳,而世界上一些最大经济体的相关指标已经下降。与此同时,过去几年全球贸易限制措施大幅增加。 

这些趋势对全球化的未来并不是一个好兆头。随着政策制定者努力理解、应对日益严峻的地缘经济割裂前景,这些趋势在今年已变得更加突出。 

而在此之前,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张已经加剧,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了全球金融、食品和能源流动的严重破坏。此外,新冠疫情暴露了许多国家存在的脆弱性问题,使人们更加关注维护经济安全和提升供应链韧性。 

使人们更加关注维护经济安全和提升供应链韧性。 

全球化的不同时期  
全球化的不同时期 

全球化的历史由五个主要时期组成,它们在经济金融实力状况、国家之间经济金融联系的规则和机制上各有不同。 

1870年至1914年:工业化时期 

工业化时期是一个金本位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时期(该时期的全球贸易由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和美国主导)。其主要由运输技术的进步推动,这种进步降低了贸易成本、增加了贸易量。 

1914年至1945年:两次战争与保护主义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国际冲突的爆发和保护主义的兴起,全球化经历了重大逆转。虽然国际联盟努力推行多边主义,但在各国建立贸易壁垒和金本位制瓦解为货币集团的情况下,贸易已呈现出区域化。 

1945年至1980年:固定汇率时期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美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大国,美元随后与黄金挂钩,在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体系中起到支撑作用。战后的复苏和贸易自由化刺激了欧洲、日本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快速扩张,许多国家都放松了资本管制。但在社会和军费开支的驱动下,美国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最终导致该体系不可持续。美国在1970年代初停止了美元兑换黄金,许多国家都转向了浮动汇率制。 

1980年至2008年:自由化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和其他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贸易壁垒逐步消除,各国实现了空前的国际经济合作,包括前苏联国家的融入。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了贸易协定、谈判和争端解决的全新多边监督机构。跨境资本流动激增,增加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和关联度。 

2008年至2021年:全球化减速时期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化进入减速时期,其特点是贸易改革的速度长期放缓; 

伴随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各方对开放贸易的政治支持减弱。 

使人们更加关注维护经济安全和提升供应链韧性。

安德鲁 • 斯坦利 (ANDREW STANLEY) 是《金融与发展》杂志的工作人员。

文章和其他材料中所表达的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IMF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