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in (1403 words) Read

人口老龄化未必会导致经济下滑和财政压力加剧

 

近几十年来支持全球经济扩张的“人口红利”很快将被“人口拖累”取代。在发达经济体,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已在缩小。最大的几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人口最多的低收入国家将分别在未来十年内和2070年前达到各自的转折点。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对全球经济意味着什么?

我们近期与IMF研究部开展合作,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以及健康老龄化的利好因素。研究表明,由于健康状况的改善,50岁及以上人群在劳动力市场的表现有所提升。2025年至2050年,平均每年可能为全球GDP增长贡献约0.4个百分点(见图1中条形的深蓝色部分)。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任何措施,全球经济增长率仍将比疫情前低约1.1个百分点,其中约四分之三的降幅是人口拖累导致的。但是,改善人力资本并使老龄人口继续工作的政策可以大幅抵消这种拖累造成的影响。

chart-sustaining-growth-in-an-aging-world-grusskerr-chart1-copy-3chi

健康老龄化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老龄化必然导致经济下滑和财政压力加剧。我们旨在为这一观点提供新的视角。对41个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个体研究数据显示,当今的年长者群体(50岁及以上)比早先的同龄群体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当今70多岁人群的认知水平与早先50多岁人群的相当:2022年70岁人群的认知健康评分与2000年53岁人群的评分相同。年长劳动者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例如握力和肺活量)也有所改善。

健康状况改善意味着更好的劳动力市场表现。十多年来,50岁及以上人群的认知能力逐步改善,这与其继续保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增加约20个百分点具有相关性;此外,其也与每周额外工作6小时和收入增加30%有关。这些都可以减轻老龄化对增长的拖累。

经济影响

我们使用多国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分析,既考虑了各国年龄结构的不均匀变化,又考虑了人们寿命更长、健康状况更好的事实。尽管健康老龄化对年长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和生产率具有积极影响,但分析表明,未来全球经济增速仍将放缓。一些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发达经济体(如日本)可能出现经济萎缩。其他发达经济体(如加拿大和美国)的经济预计将在本世纪内继续增长,尽管增速将会放缓。

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中国的GDP增速将急剧下降。随着快速追赶全球前沿生产率阶段的结束,同时也由于受严重不利人口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速将较2016年至2018年放缓约2.7个百分点。由于短期内印度的人口形势仍然有利,我们预计其经济增速降幅较小,2025年至2050年将下降约0.7个百分点。但从2050年起,印度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显著的经济放缓。

有效政策

这些预测并非一成不变。在许多国家,很大一部分劳动者在50岁之后(远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退出了劳动力市场。近几十年来人们健康状况的改善表明,卫生政策可以增加年长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从而延长工作年限并提高工作效率。旨在缩小不同社会经济群体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巨大健康差距的政策,可以加强这一趋势。其他增加劳动力供给(尤其是女性劳动力供给)的政策,以及调整激励措施以延长劳动年限的做法,也会有所帮助。

政策能否奏效?设想以下情景:首先,假设政府进一步实施公共卫生措施,在未来40年内将不同国家之间年长个体功能能力的差距缩小约四分之一。其次,假设除了这些公共卫生措施外,还进行了退休计划和培训项目调整,让工作条件更加灵活,以此鼓励实际退休年龄逐步提高,与预期寿命的延长相一致。最后,假设到2040年,相关政策将不同性别间的劳动参与率差距缩小了四分之三。

我们的模型表明,以上政策可能在未来25年内将全球年产出的增长率提高约0.6个百分点(参见图1中条形的浅蓝色部分)。这预计可以抵消人口拖累负面影响的近四分之三。不同国家的增长红利存在差异。例如,印度现有的男女劳动参与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政策可能会对其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提振作用。而对于实际退休年龄相对于预期寿命较低的欧洲经济体(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实施延长工作年限的激励政策将使其获益。

就纳入我们研究的大多数国家而言,我们设想的健康和劳动力供给的改善与过去20年实际趋势相当。换句话说,这些设想是可以实现的。

本文借鉴了2025年4月IMF《世界经济展望》第二章的内容,该章作者是Bertrand Gruss、Eric Huang、Andresa Lagerborg、Diaa Noureldin和Galip Kemal Ozhan,并得到了Pedro de Barros Gagliardi和Ziyan Han的支持。

 

贝特朗 • 格鲁斯(Bertrand Gruss)是IMF研究部的副处长。

迪亚 • 努尔丁(Diaa Noureldin是IMF研究部的高级经济学家。

文章和其他材料中所表达的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IMF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