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混乱的2020年之后,全球经济最终正从新冠疫情最糟糕的阶段中复苏,但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复苏前景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仅仅发生在仿如休克的“失去的一年”之后。如果各国央行未能采取空前的政策措施,如果政府未能出台财政措施提供支持,全球经济本会遭受更严重的创伤。
全球市场正关注着当前美国长期利率的上升,担忧利率持续快速上升可能导致融资环境收紧,进而损害增长前景。自2020年8月以来,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上升约1.25个百分点,在2021年4月初达到约1.75%,恢复至2020年初疫情前的水平。
好消息是,美国利率水平的上升,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疫苗接种前景改善以及经济增长和通胀的走强。名义和实际利率均有所上升,名义收益率的升幅更大,这表明市场隐含的通胀水平(名义收益率与通胀挂钩国债的收益率之差)正在回升。允许出现温和的通胀是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个预想目标。
坏消息是,利率上升可能反映出货币政策未来路径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者对美国当局增发国债为财政扩张融资的可能担忧——期限溢价(对投资者承担利率风险的补偿)的飙升反映了这一点。市场参与者开始关注美联储削减资产购买的时点,这可能推升长期利率和融资成本,从而引发融资环境收紧,尤其是在风险资产价格下跌的情况下。
全球性影响
需要澄清的是,从历史来看,全球利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利率的调整速度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正如我们今年所经历的那样。资产一般使用相对定价,且每种金融资产的价格(从简单的按揭贷款到新兴市场债券)都与美国基准利率直接或间接相关。随着今年利率持续快速走高,波动性也有所上升,此类波动存在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如果美国的利率突然意外上升,都可能导致融资环境收紧,因为投资者会转入“减少风险暴露、保护本金”的模式。这可能是市场对风险资产价格的一个担忧。金融市场的某些行业似乎存在价值高估,且一些部门的脆弱性正在进一步加剧。
截至目前,全球融资环境总体上仍维持宽松。但在经济复苏迟缓、疫苗接种进度滞后的国家,其经济可能还没有为融资环境收紧做好准备。政策制定者可能被迫使用货币和汇率政策来抵消任何潜在的融资环境收紧。
尽管欧洲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债收益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升幅均不及美国;最值得担忧的是新兴市场,因为其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可能快速转变。鉴于很多上述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外部融资需求,全球融资环境急剧收紧可能危及其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新兴市场的证券投资流动近期出现波动,提醒我们此类流动存在脆弱性。
满足未来的需求
尽管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拥有充足的国际储备,且进口大规模下降也在总体上使原本严重的对外失衡问题不再那么突出,但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未来可能面临挑战,尤其是在通胀上行和借款成本持续攀升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的本币收益率已经显著上升,这主要是期限溢价上升的结果。我们估计,美国期限溢价上升100个基点,会使新兴市场的期限溢价平均上升60个基点。很多新兴市场今年存在大规模融资需求;当其在未来数月中进行债务再融资并为大规模财政赤字融资时,将会面临利率上行的风险。经济疲弱的国家(例如因疫苗获取渠道有限)也可能面临证券投资外流。对于很多前沿市场经济体,考虑到其债券市场融资渠道受限,其能否获得融资仍是一个主要担忧。
随着各国调整政策以战胜疫情,主要央行需要谨慎沟通政策计划,防范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波动。新兴市场可能须考虑制定政策措施,以应对国内融资环境的过度收紧。但在利用货币、财政、宏观审慎、资本流动管理和外汇干预措施时,它们必须关注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的经济状况和融资环境。
当局仍需继续提供政策支持,但也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应对脆弱性并保护经济复苏势头。政策制定者应该为修复资产负债表提供支持,如改进不良资产管理。新兴市场应将重建缓冲作为一项重点政策,以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再定价和资本流动逆转。
随着全世界开始走出新冠疫情,政策制定者将继续经受考验,包括经济复苏不同步且出现分化,贫富差距扩大,以及预算受限但融资需求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时刻做好准备,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时期为成员国的政策工作提供支持。
******
Tobias Adrian 是IMF金融顾问兼货币与资本市场部主任。他领导开展了IMF关于金融部门监督和能力建设、货币和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债务管理以及资本市场的工作。在加入IMF之前,他曾担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高级副总裁及研究和统计部副主任。Adrian先生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在《美国经济评论》和《金融杂志》等经济学和金融期刊上发表文章。他的研究聚焦于资本市场发展的总体后果。他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伦敦经济学院硕士学位、法兰克福歌德大学的理学硕士学位以及巴黎第九大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