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的守护机构在今天看来地位牢固不可撼动;其实,这些机构发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一方的供给管理,这曾经一度引发争议。
杰米·马丁(Jamie Martin)正是以此为起点,全面回顾了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历程。这些机构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早了四分之一世纪。马丁深入研究了1944年新罕布什尔会议的来龙去脉,此次会议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成立。
马丁是哈佛大学历史和社会研究助理教授,他言辞犀利,不过他记述的那些创建于战时和萧条时期的国际联盟和国际清算银行(BIS)等早期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治理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会有启发。
马丁从战时供应委员会写起,一开篇就写到了这些委员会提出的政府自主权问题。例如,设在伦敦的硝酸钠委员会是由英国商人领导的,工作人员由欧洲协约国和美国的政府代表充任,其成立目的是为了把持市场,限制各国从全球主要供应国——中立国智利购买可用来制造炸药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马丁写道,国际联盟经济和金融组织本来无权干涉成员国的内政,不过该组织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放有条件的新型贷款,借此干预国家内政,马丁还详细说明了由此导致的阿尔巴尼亚对奥地利的抵制活动。随着全球大萧条的到来,国际清算银行的设立引发了关于主权的争议,人们开始争论到底该由谁来控制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还是本应不带政治色彩的金融机构。
事无巨细地描述如今这些官僚机构难免枯燥无聊,但马丁并不是一位乏味的作者,那些曾经塑造了当今世界、却被世人遗忘的人物在马丁笔下呈现出鲜活的面貌,他还记录了日后的IMF总裁佩尔·雅各布森(Per Jacobsson,1956-1963年)和顶级经济学家雅克·波拉克(Jacques Polak)早年间在国际联盟的工作经历。
作者以锡为题,展开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章节。锡主要产自马来亚等英国殖民地,广泛用于从武器到汽车等各种物品。马丁认为锡的生产和贸易管控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经济治理领域的最后一项创新”。这项安排(其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前身)管理着殖民地和各国的锡市场,一直持续到1985年。
在最后一章,作者认为IMF的起源是全球权力中枢发生逆转的一部分。华盛顿利用《租借法案》为伦敦提供军舰,条件是削减跨境贸易中的“帝国特惠制”和放开小麦生产控制;另一方面,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议设立的国际货币机构,最终却更符合他那相形见绌的美国同行哈里·德克斯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的构想。
马丁着力强调主权不平等问题,这表明对IMF和世界银行等现有机构的小幅调整“可能不足以在全球治理和民主政治之间实现更加稳定的和解”,而“大胆构想”则可取代这些20世纪的机构和帝国遗产。马丁没有给出问题的答案,这些答案或许就在他的下一本书里。
马丁最后写道:“要让世界经济治理第一次与真正的经济自决和民主自治实现充分融合,并行不悖,并且适用于所有国家——无论其主权历史如何,在全球等级秩序中的想象地位如何,都需要全面反思国际经济治理之道。”
文章和其他材料中所表达的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IMF的政策。